2012年3月14日

㊣[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 DAY5-2]北極圈(Arctic Circle)(下)、極光初現



↓休息完,繼續出發。我看到司機大哥也有戴一個毛帽,就跟他說,我的毛帽是在機場買的,大概40幾元美金(下面這頂是我的。)


↓我問司機他的毛多少錢,他說300多塊美金!我嚇一跳,問他怎麼那麼貴?他解釋說,他帽子的毛,是beaver(海狸)做的,非常保暖,因為海狸可以在冬天冰下的海裡遊泳。而我的帽子是假的、人工合成的化學纖維再染色的,而且還是made in China!他解釋說,他們印第安人原住民,還會用fox(狐狸)、rabbit(兔子)、wolf(狼)及caribou(馴鹿)的毛來做帽子,保暖效果也不錯,不過還是差海狸做的一點。


↓這路旁的一大片雪地,在夏天是一個小機場的跑道,可以看到有一個小小的航空站。聽司機說,有些人會搭飛機到這裡,然後直接到剛剛的渡假中心,這樣很近。


↓沿路都是白樺樹。白樺樹皮可作snow shoes(平板狀的雪鞋,幫助在雪地行走)、籃子,以及各種生活用品。同時,冬天及夏天應該也可以看到路旁有麋鹿(moose)的出沒,可是今天我們只看到雪地上的麋鹿腳印,但沒看到麋鹿本身。司機說,夏天還可以看到棕熊的出沒。這時,司機還解說了moose(麋鹿)、reindeer(馴鹿)及caribou(馴鹿)的差別。(見這裡說明)


↓司機說,我們的目標在右前方的個山頭再過去!天哪,還那麼遠……不過這裡是另一個「Sand Hill」,也就是路面很巔跛(rough),且可以看到路旁的雪堆不是那麼平滑,都是凸出的石塊。所以車子開這段路很危險,這也是租車公司不願意他們的車子走這段行程的原因。


↓可以看到路面很不平。


↓路旁有很多碎石子、石塊。


↓在這裡暫做休息。好美麗的晴空。


↓遠遠可看到公路(Dalton Highway)就在阿拉斯加輸油管旁。輸油管以「之字形(zig-zag)」連接,而不拉成直線,主要是要預防熱脹冷縮時,輸油管裂開。(見輸油管說明)


↓到了這裡,看不到白樺樹,而是一片荒原。


↓旅遊公司幫每人準備了兩塊漢堡,水,巧克力以及糖果、甜食,當做我們的午餐及晚餐。在沿途當然不可能有餐館,所以就將就地吃吧。


↓經過一段風非常大的路段,可以看到雪都被吹到路中央了,所以司機在這段開得特別慢。


↓路旁一片滄茫。


↓路上都是雪被風吹過的痕跡。


↓路旁看到一座小山,配上地上的積雪,有點像海山仙山的感覺。


↓草都被向同一個方向。


↓彎彎曲曲的輸油管,伴隨著公路(Dalton Highway)一起延伸。


↓終於到了,往右轉就到了北極圈(Arctic Circle)的地標點了。


↓開了那麼久的車(17:00,已開了7個半小時),就為了與這一塊牌子合照,哈哈。北極圈,北緯66.33°。 北極圈的意義是,從北極(North Pole,緯度90度)往南算,冬至那天,沒有日出的極限點(永夜),以及夏至那天,沒有日落的極限點(永晝)。 (詳細說明)


↓背面一樣一堆到此一遊的留言。


↓後方有個瞭望台,可遠眺山景。 


↓有四面牌子,說明一年四季,地球與太陽的關係,以及生物的活動情況。 


↓往東看的風景。這裡有一間廁所。在這裡,司機也招待大家喝了熱騰騰的可可及熱茶以袪寒。


↓往西看,還有另一間廁所。


↓大家照完像後,又要回去了。距離Fairbanks有194哩。


↓藍色的色溫,讓黃昏的山路,另有一番風味。






↓黃昏下的輸油管。


↓通往遠處的路,遠處的山,以及左側的輸油管。


↓行經來時風大的荒原,美麗的日落景致。


↓司機說,有時要開大燈,因為要注意是否有麋鹿突然跑過。


↓又回到了Yukon River Camp,上個廁所休息一下。天空可見月亮、金星、木星。(註:我本來以為這沒什麼,後來才知道,這三個可以湊在一起的機會,還不是那麼常見哩。)


↓如此這般晴朗的夜空,應該可以看到極光了吧?


↓回到旅館已是23:00了,大家準備好腳架、保暖,立刻前往大型動物研究站的停車場觀賞極光。只見一道弧狀極光(arcs)靜靜地掛在天際。雖然沒有很強,但終於有看到了,不致於空手而回了。下方有流星。


↓極光稍分裂為兩條。


↓弧狀極光的底部開始有些波動,變成帶狀極光(bands)。不過之後就沒有太大的變化,且雲層開始變厚,只好收工回旅館,只能期待明天天氣能不能更好,看到更多的極光。
 

↓回程時加點油。


↓煮個泡麵當宵夜,準備休息去囉,明天要去逛阿拉斯加大學北方博物館


北極圈: http://fairbanks-alaska.com/arctic-circle.htm
北極圈行程: http://fairbanks-alaska.com/tour-companies-fairbanks.htm

文章總整理頁,請點選左圖。閱讀上一篇或下一篇,請按下方連結。

1 則留言: